2025年8月3日,德黑兰市中心广场竖起了一块刺眼的电子屏,“以色列灭亡倒计时牌”。 就在同一天,伊朗革命卫队发表声明,将联合国支持的巴以“两国方案”称为“魔鬼的阴谋”,誓言“让以色列从地图上消失”。 这份火药味十足的声明,与全球147国承认巴勒斯坦主权、61%民众支持和平方案的浪潮,形成了刺眼的反差。
1. 宗教使命:消灭以色列是“政治身份证”
伊朗革命卫队的声明开篇就定调:“我们不承认以色列,永远不会,永远不会,永远不会! ” 这句话直接呼应最高领袖哈梅内伊2015年立下的目标:25年内消灭以色列。 在德黑兰,这块“倒计时牌”不仅是宣传工具,更是革命合法性的象征,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,“反美反以”成了伊朗政权维系统治的命根子。 若承认以色列存在,等于否定了自己的立国之本。
2. 地缘杠杆:靠哈马斯刷“地区存在感”
伊朗深谙“以小博大”的玩法。 过去十年,革命卫队向哈马斯输送了15亿美元资金,平均每月3000万美元,还包办武器走私、战术培训,连哈马斯“卡桑旅”的作战手册都是伊朗军官编写的。 这种深度绑定,让伊朗这个非阿拉伯国家,竟在巴以冲突中比埃及、沙特更有话语权。 当沙特推动哈马斯交权给巴勒斯坦政府时,伊朗立刻跳出来唱反调,无非是想告诉中东:“我才是反以阵线真老大! ”
3. 对抗美国:凡是敌人支持的,必须反对
革命卫队咬定“两国方案”是美国给以色列的“安全套”。 在他们眼中,任何西方主导的和平进程都是陷阱。 一名伊朗分析人士直言:“妥协等于承认美国秩序,这是叛国! ” 这种被害妄想症,让伊朗把外交斡旋统统视为“投降”,宁可砸钱给火箭弹,也不愿坐上谈判桌。
1. 军事实力“纸老虎化”
革命卫队总司令哈塔米8月3日还在吹嘘军队“状态极佳,随时开战”,可就在几个月前,以色列战机潜入德黑兰,精准炸毁了那块著名的“倒计时牌”,伊朗防空系统全程哑火。 更尴尬的是,西方情报机构多次曝光:革命卫队高层被以色列摩萨德渗透成筛子,连导弹部署图都被摸得一清二楚。 2. 经济困局拖垮民生 伊朗货币里亚尔过去一年贬值超50%,青年失业率飙到26%,6月还因补贴削减爆发全国抗议。 一边是百姓买不起肉,一边是革命卫队每月豪掷3000万美元支援哈马斯。 这种“穷兵黩武”,连伊朗学者都看不下去:“钱都烧在代理人战争,谁管老百姓死活? ”
阿拉伯世界集体倒戈 2025年7月底,沙特、埃及、卡塔尔在联合国联手推动“两国方案”,要求哈马斯交权、国际部队维稳。 这是阿拉伯世界十几年来首次团结发声。 而伊朗的强硬声明,直接打了这些阿拉伯兄弟的脸。 沙特媒体嘲讽:“德黑兰活在40年前! ” 更扎心的是,连传统盟友叙利亚都默不作声,毕竟谁都不想陪伊朗当“国际弃子”。 误判中国:幻想“反美盟友无条件撑腰” 伊朗革命卫队声明一出,部分伊朗舆论痛骂中国“背叛”,只因中国拒绝提供武器、还在安理会呼吁克制。 这种愤怒暴露了伊朗的战略天真:
当伊朗革命卫队高喊“抵抗到底”时,加沙的废墟里正发生残酷现实:21个月的冲突已造成数万平民伤亡,60%加沙儿童患营养不良。 哈马斯拿着伊朗的火箭弹反击以色列,换来的是更猛烈空袭;沙特提议的国际部队进驻保护平民,又被伊朗骂成“投降协议”。 一名加沙教师接受采访时哽咽:“他们(伊朗)在德黑兰喊口号,炮弹却落在我们孩子的教室。 ”
|